焦点直击:从“小棚”到“中棚”,从“快养”到“慢养”…华南棚虾破局的深度思考

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时间:2025-09-26 11:46:12 查看:

从“小棚”到“中棚”,从“拼技术”走向“拼心态”,从“追求高产”迈向“注重品质”,从“单点突破”进化到“系统运营”……


当前,华南小棚虾养殖已逐步走出粗放扩张阶段,进入以精细化、智能化和品质化为核心的新时期。单产不断提升、模式持续迭代的背后,是无数从业者对技术革新的执着追求。


124962a0ee476b26f36bdbc6a1f7ad0d.png


在“2025华南虾业创新大会”上,围绕“对话大咖:华南棚虾破局盈利深度思考”这一议题,多位行业领军者齐聚一堂,从模式创新、技术升级、管理优化和市场策略等多个维度,共同探讨华南棚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a2faedb7755b78ec5bb55ba3c604f4b6.jpg

苏州漾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董事长 沈小杰:


华南地区的小棚虾养殖已经历了三、四年的发展,单棚产量从最初的1000多斤,到现在已突破2000斤,甚至达到3000斤以上。这充分说明大家的养殖技术在进步,模式也日趋成熟。


在我看来,“高产”和“高成功率”对养殖户来说已不再是最大的难题。当前我们更应该适当“慢下来”——放缓养殖节奏,保持更稳的心态。


举例来说,在养殖模式上,华南小棚不必盲目效仿江苏的80~90天出虾模式,那样棚产通常维持在2000斤左右。如果我们希望突破3000斤甚至更高,就应当适当延长养殖周期,把规格和产量提上去,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再比如卖虾时机,要想卖出理想价格,就要等待西南市场的长途收虾车到来。这意味着我们要有耐心,守得住虾,才能等得到价。


不仅小棚养殖,如今土塘和高位池的产量也在不断提升。华南市场最不缺的就是虾,再加上气候优势明显,每年8月至11月均可投苗。因此,关键是要做到错峰养殖、错峰出虾。


在华南养虾,从某种意义上说,拼的就是心态。建议大家适当放缓节奏,合理规划出虾时间,以稳健的策略应对市场变化。


b375e9828cdfa2b229b3c574641c36f4.jpg

台山市聚利水产总经理 朱松松:


从如东到广东、广西,小棚“南下”的这些年,我们依然面临很多挑战,既有来自内部的养殖模式转型,也有外部的市场环境变化。从养殖模式来看,如东“快进快出”模式在两广并不适用,这边的小棚养殖前期投料过猛,后期往往会顶不住,所以最好是“慢养慢出”。


此外,现在不少小棚开始尝试使用自动化投料机。我们园区也已全面安装投料设备,虾的产量明显提升——在相同养殖周期内,每张棚至少可增产500斤。

 

b243e60acb7796b978bcff37acf0166f.jpg

广西傲超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周昕晖:


近两年,华南小棚虾养殖行业内卷加剧,已逐步从高利润阶段进入微利时代。面对市场变化,我们必须主动顺应趋势、积极调整。


例如,我们在大疆渔业基地新建了若干组中棚(规格为20m×35m,水深2m,棚高3.5m)。在第一造养殖中,单棚投放18万尾虾苗,养殖100天后最高单产达到8000斤,规格约20头/斤,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


中棚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以最小土地实现效益最大化。我们将原有的2口小棚改造为1口中棚,占地面积比例为1:2;而随着水深的增加,实际土地使用效率提升至1:4,相当于1口中棚的产值可达小棚的4倍,而占地面积仅为小棚的2倍。


通过上半年的实际养殖,我们总结了几个关键要点:首先,随着棚体加深加高,需更加重视棚内温度的调控;其次,硬件设施全面升级,每口中棚配备完善的通风排气系统及160个增氧气头;第三,依托自动化设备,大疆渔业基地已全程使用投料机,投饵次数和时间更加科学可控,饲料料比稳定在1:1左右,养殖100天可达17~18头/斤或21~22头/斤的规格。


我认为,中棚模式代表了一种新质生产力,是未来华南棚虾的重要发展方向。


74f650cf2140f5f28d17374b84b52080.jpg

广东翼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伟:


小棚虾养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在环境、设施、技术、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才能实现高效而稳定的养殖目标。


从硬件方面来看,选址要优先考虑水源和土质等基础条件;小棚的建设是否规范、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也将直接关系到后续养殖的成效。从软件层面来说,管理数百甚至上千张棚的难度极大,必须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流程与技术标准,并培养专业化的养殖团队,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地执行。


作为两广地区最早一批从事小棚养殖的从业者,我从钦州、北海一直养到台山广海、海晏、汶村等地,实践充分证明了小棚养殖模式的可控性和可复制性。


目前我们虽无法保证每张棚都100%成功,但也不必一味追求绝对的成功率——假如真的实现全部成功,虾价很可能跌至10元/斤甚至更低。因此,小棚养殖讲究的是“相对可控”。


最后,我想建议广大养殖户朋友:养虾不能只盯着“养殖”这一个环节。除了关注高产和效益,我们还应认识到,虾最终是作为食品走向市场的。如果虾的品质达不到流通标准,哪怕产量再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失败的。


因此,我认为小棚虾养殖应当把品质放在首位,以优质为导向,反向构建整个养殖系统。这样不仅更易实现增产增收,也能推动华南棚虾产业走得更远、更健康。


bebdc10516ae73c6967eac075d8ee0a7.jpg

徐闻小棚养虾精英 余先进: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亲力亲为,专注小棚养虾。


目前养殖规模已超过400张棚,虾的成活率普遍能达到90%以上。我们始终把“管理”放在首位,每一组小棚都会设立一名组长,全程跟踪养殖过程。尤其在投苗后的第一个月,粤海技术员基本上驻扎在基地,实时监测水质变化,确保水质稳定可控。


来到广东养虾以后,我们发现这边气候稳定、温差小,其实挺适合养虾的。不过近两年虾价持续低迷,现在单棚产量至少要达到2000斤以上,才能保持一定的利润。


Copyright © 腾氏水产商务网 粤ICP备2022082872号
网站声明:站内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粤公网安备 440801020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