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广西养虾高手如何让800亩虾塘均产1000斤,春造虾成本低至10元/斤|精准养虾·增效有方①

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时间:2025-08-04 08:44:18 查看:

在广西钦州的虾塘边,尚岳伟与妻子已在此扎根了二十年,从最初的养鸭养鱼到如今专注养虾,他亲历了行业的起伏变迁。


面对“养虾环境年年变,年年都不容易”的挑战,也曾遭遇“连放3批苗都未成功”的困境,他始终坚信,只有把虾成功养出来,才有资格谈论行情好坏。这份务实与坚持,支撑他将养殖规模从最初的几十亩拓展至如今的800多亩,今年早造虾更是喜获丰收,均产超1000斤。


92a9971a7781ef2a475c22362bc82d7b.png


精耕细作,800亩塘口的效益经


笔者来到尚岳伟的虾塘时,他刚出完一批虾。这批虾的放苗密度为3.5万-4万尾/亩,养殖周期110天,出虾规格25-27头,当日收虾价格是21.3元/斤。因为每个塘的出虾时间、规格大小不一致,料比在0.9-1.1之间,平均料比为1.1。他直言今年初春放苗遭遇倒春寒突袭,3月中旬前后放的苗略受影响,但总体而言今年春造的养殖较去年更顺利。


尚岳伟介绍,这批早造虾苗于3月15日至4月初陆续放苗,现已基本出虾完毕,整体产量达到预期。“亩产最高的1200斤,稍低的也有800-900斤,均产超1000斤/亩。养殖过程中若虾出现状况就只能被迫提前出售,也会拉低整体亩产。但我的这批虾养得都还挺顺利。”尚岳伟对这批虾的产量、质量表示满意。


ed495cfaebc408f8900db25ede01df08.png

广西钦州经销商、养殖户尚岳伟(中)与通威技术服务团队合影


“好好养”是低价时代的生存法则


尚岳伟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因其品质上乘,主要销往当地的加工厂。


据了解,在广西钦州钦南区,像尚岳伟这样将符合要求的外塘虾都会销往当地的加工厂,规格从20多头到30多头不等。


加工厂对虾的品质要求极为严苛,必须同时满足“红度足、鳃部净、无斑点”三大标准,其中,“红度足”指虾体色泽自然鲜亮;“鳃部净”要求无黑鳃、黄鳃等;“无斑点”则强调虾壳光滑、无任何病斑或瑕疵。任何一项不达标都会被虾中挑剔、压价。


但这样的要求也为当地养殖户带来了高回报,符合要求的虾收购价每斤能高出市场价1-2元。


为了能够达到一定的红度,不少养殖户会选择使用高端料追肥。


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尚岳伟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投喂方案:前期使用普通料,待虾长至50-60头规格,转用高端料“虾肝强”;临近出塘前约20天,则换成“精品虾肝强”,提升虾体红度,以满足工厂收虾要求。


2910fe3fba443a29f764d492e082c349.jpg


同时作为经销商的尚岳伟也将这一方案积极推荐给了自己的养殖户客户。关于虾体红度,尚岳伟指出,除了后期使用加红料,塘口的水质和底质管理是基础,“客户塘里出现红度不足,多半是这两方面没到位”。


5ca3d324c1d81f27d2902bfef06adaa0.png

9fc96c4b7576d1fbd0c553338110d2e8.png


在这种虾价低迷的行情下,成本控制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养殖户能否实现盈利。“现在大家都开始精打细算”尚岳伟坦言,“不像虾价高的时候那样‘大手大脚’了,全程使用最高档的饲料和动保产品的做法已经行不通,必须更精准、更高效地投入。”


然而,尚岳伟强调,恰恰是在这种艰难的市场环境下,为了能够把虾卖出高价、满足加工厂要求,反而更应该“好好养”!


他解释道:“行情差的时候,普通市场虾价低、利润薄,甚至可能亏本。只有达到加工厂要求的优质虾,才能稳定地获得高出市场价1-2元/斤的溢价。这笔利润是很可观的。‘好好养’并非意味着盲目投入,而是指要更加科学、精细地管理,把钱花在刀刃上。即便是用同样的好苗,精细化管理与粗放管理的结果也是非常大的,管理到位可能亩产800斤甚至1000斤,管理不到位可能只有500斤或600斤。天气等因素固然有影响,但在相同条件下,管理才是决定性的。”


降本有方,成本压至8元/斤


尚岳伟自身就是精细化管理的践行者。早在三四年前,他就开始使用投料机。投料机显著提高了投喂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还能让虾吃得均匀,有助于降低料比;但其最终效果也取决于养殖管理——如果管理不善,如过量投喂,效果也会打折扣。


 精打细算之下,成本控制效果显现。按照已出虾的塘核算,这批春造虾的养殖成本约10元/斤。抓虾后即放苗的秋造虾成本预计略低,在8元/斤左右。尚岳伟解释,因塘租等固定成本已在春季分摊,秋季压力相对减轻。


“整个行业的养殖成本目标是努力控制在10元/斤左右,但有一些高手可以8-9元就养出来。”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三点:一是选择优质饲料并精细化管理以降低料比;二是合理使用动保产品,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三是控制养殖周期在100天以内。


4540b3f874e49d81a15d8d8c78505ab8.png


回顾二十载养虾路,尚岳伟认为现在虾价低迷确实严重压缩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面对低价,部分养殖户可能减少投入、疏于管理。他强调,只有把虾成功养出来,才有资格谈论行情好坏。“大环境就是这样,抱怨也没用。只要踏踏实实把虾养好,控制住成本,养得起来,就还有得赚。”


他始终坚信,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塘里的虾活着、长着,才有资格等待市场的下一次潮涨。


cd9b3605718d4cd30fc4eae6d694b3ed.png


Copyright © 腾氏水产商务网 粤ICP备2022082872号
网站声明:站内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粤公网安备 440801020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