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时间:2025-07-17 09:00:26 查看:
“74张棚,120天,平均规格25头/斤,棚均产量超2000斤,单棚产量最高达2300斤!”近日,廉江市营仔镇海之棚园区的养殖新秀李天伟再传捷报——2025年春造虾养殖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
在广东廉江的小棚虾养殖圈,李天伟是个特别的存在。入行仅两年,这位曾经“开过网吧、澡堂,什么都做过”的生意人,凭借精准的养殖策略和精细化管理,如今已是拥有74张棚的养殖能手。
当我们走进海之棚养殖基地时,他正忙着出虾:“这批虾是今年2月28日放的苗,养了120天,25头规格,已经出虾的50张棚平均棚产2000斤,最高的有到2300斤!卖价20.8元/斤,料比才1.15!”
跨界养虾:从“小白”到高产王的蜕变
2023年,华南小棚虾蓬勃发展,李天伟在朋友引荐下南下廉江租棚养虾。“以前做小生意盈亏不稳。朋友搞养殖成功,推荐我一起干。”他回忆道。
尽管是新手,其战绩却令人惊叹:去年36个棚出虾9万斤,最高棚产2800斤;今年扩棚至74张,目前出虾已过半。
从202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虾价行情持续下行,利润下滑严重,不少养殖户直言“好行情难再现”,有产量的还能微利保本,没有产量的必然要亏损。
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是李天伟也颇有感慨:“我朋友在江苏养虾时租棚成本仅6000元,后来一路飙涨。买棚价格一度飙升至六七万,可想而知当时利润有多高。以前的棚基础设施差,产量也没有现在高,以前棚产1000斤,算下来和现在2000多斤赚的钱是差不多的。说白了,现在养虾没那么好赚了。我们入行稍晚,错过了虾价更好的时期。现在要保证利润,稳产是基础。”
稳产高产的制胜之道
养虾和别的行业不同,虽然利润诱人,可成本也高、风险也大。在当下低迷行情中,养殖户心态不一:有人倾向减少投入,赌不“爆塘”;更多人则选择好的产品,搏稳产、高产。
“现在为了能高产,放苗的密度也高,冬棚的话是7万-7.5万尾/棚,春造因为天气热,苗放少一点,6万尾/棚。”因为投入大,李天伟对投入的种苗、饲料、动保的选择也很谨慎。
他认为,在高产的要求下,产量高,密度也高,就要用好的饲料、动保才有保障。“养虾要看整体的效益,一味省成本是养不出来虾的。实际上,我用好的产品,成本也没有增加,因为成功率提高了。”
据了解,李天伟一共养了3造虾,每造的料比都控制得很好,第一造90天出虾料比1.05。去年冬棚料比1.2,养殖周期150天,虾养到15头。虾中认准他的虾规格匀、活力好,能跑云贵川长途,出虾时还比市场价高1元多/斤。
李天伟称,最初带他入行的师傅也是通威的铁杆粉丝。“我师傅用通威效果好,我就跟着用。不单只是饲料,动保也用的通威产品。我全程用通威的饲料,前期养殖使用虾肝强A、B系列,保苗率会比用常规的粉料高很多。后期养殖使用8838,降低养殖成本。整造养下来,不但成本可控,虾的活力、体色都很不错。另外,每隔5-8天用‘弧必克’泼水拌料,我养虾两年没见过弧菌长啥样!”李天伟特别提到弧菌防控,今年对虾养殖饱受弧菌困扰,弧菌问题基本贯穿整个养殖周期,无论前期、中期还是后期,都会造成掉苗。不少养殖户两三天就爆掉一个棚,损失超过4万元。
湛江海壹饲料有限公司业务员王顺福(左一)、海之棚养虾老板李天伟(中)、湛江海壹饲料有限公司业务员彭家冉(右一)
专业支持与精细化管理是关键
相比起很多人来说,李天伟的养殖格外轻松。他总结两年轻松养殖的根源,就是“舍得投入”与“专业支持”。苗种选好、水质控稳、产品用足,虾自然长得好。通威的技术服务团队为他提供了强大后盾:“他们非常积极,配合度高,遇到问题他们都会及时来帮忙解决,随时来测水、检测指标。对我们新手,专业支持至关重要。”
尽管行业面临价格波动,李天伟凭借精细化管理始终维持盈利。得益于养殖过程顺利,李天伟的事业快速扩张,从最初租赁36张小棚,到今年已购入74张小棚。
“廉江这边的养殖条件好,气候也适合小棚养殖,相较江苏如东地区的行情也要更好一些。同时间段同规格的小棚虾,江苏只能卖到16-17元/斤,广东能高2元/斤。”对于未来的养殖前景,这位入行仅两年的“天赋型选手”充满信心。
后记:在现如今充满挑战的对虾行情下,“通威温度”所体现的专业与真诚,以及想养殖户所想、急养殖户所急的专业服务与支持,成为帮助像李天伟这样的养殖户降低养殖风险、稳定生产、最终在逆境中收获盈利的关键力量。李天伟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即使行情艰难,选对伙伴、用对方法,成功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