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鱼投喂”到“饲料革命”,未来鳜鱼产业要看这三张“王牌”!

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时间:2025-04-22 14:06:51 查看:

今日的鳜鱼产业,正从“量的增长”迈向“质的跃迁”。


鳜鱼作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近年来发展迅猛,全国年产量已达47万吨,其中长江经济带的鳜鱼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然而,随着规模扩大,2024年的养殖难题也接踵而至:饲料鳜驯化成功率低、养殖成本高、病害频发、优质饵料鱼供应不足、种苗质量不稳定,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种质退化。这些问题像一道道坎,逼着整个产业思考——好苗和好鱼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当前鳜鱼产业正处于规模化、品牌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渔业协会鳜鱼产业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长江经济带鳜鱼全产业链技术创新论坛”应运而生。


会议以“标准化、品质化、数字化”为三大核心,聚焦种质优化、技术突破与标准共建等关键议题。通过成立鳜鱼产业分会,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加速创新成果的验证与推广,整合行业资源推动标准化建设,着力解决技术分散、标准缺失及“增产不增收”等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


7a09b7b754f7d32ed355a1299113171e.png

111a2cf76dc4c2611ef69cf375198db9.jpg

会议现场照片


本次会议由中国渔业协会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联合主办,北京悦海智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北康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渔业共同承办,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中农金旺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扬动物保健集团共同协办,于2025年4月20-21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中国渔业协会会长崔利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华中农业大学校委常委、副校长郭刚奇,中国渔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李胜利,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党委书记秦长平,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张永安,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刘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梁旭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叶星,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赵金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宁求,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立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中国渔业协会鳜鱼产业分会会长刘立维,北京中农金旺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渔业协会鳜鱼产业分会执行会长田林,中国渔业协会湖北办事处主任马达文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养殖户等近200多人齐聚一堂,就鳜鱼种质优化、技术突破与标准共建等关键议题进行探讨交流。


8012e0f580fcab3bd5ba2c45129ce782.jpg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院长 张永安作会议主持


aec7c09c32e06fd7569f414a8887359b.png

华中农业大学校委常委、副校长 郭刚奇作会议致辞


ffa13779050c75b9a8567adf01df058c.png

中国渔业协会会长 崔利锋作会议致辞


ffae312b3b9a696ee9cfb5df5330f895.jpg

中国渔业协会会长崔利锋与华中农业大学校委常委、副校长郭刚奇共同为中国渔业协会鳜鱼产业分会揭牌


8c2288b78d985b9f7a8305c576d5b09d.jpg

中国渔业协会会长崔利锋为中国渔业协会鳜鱼产业分会会长、执行会长、秘书长颁发证书


8fab88611cbec7f9f3fd3c294d0ae534.jpg

中国渔业协会会长崔利锋为中国渔业协会鳜鱼产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副会长颁发证书


27310fa1c9b6e0973a32d315a47ce281.jpg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党委书记秦长平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中国渔业协会鳜鱼产业分会会长刘立维共同为中国渔业协会鳜鱼产业分会顾问颁发聘书


第二届长江经济带鳜鱼全产业链技术创新论坛


7293ef07084ef4a07e1825aa0e992fac.jpg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叶星作上午会议主持


ba9dafeea6eb8cfb931e6316d693ca49.jpg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赵金良作下午会议主持


593d7f583e5667ce4846ec3950aab41f.jpg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杨弘


杨弘:我国鳜鱼全产业链现状及发展趋势


杨弘指出,当前鳜鱼产业仍存在着几大痛点问题,如苗种质量有待提高、养殖产量可能会出现波动性变化、饲料养殖仍需完善、养殖病害问题突出、加工流通技术有待完善、质量安全还需加强、消费市场波动性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杨弘提出了5点建议:1、提高苗种质量;2、推行鳜鱼健康养殖模式、完善鳜饲料养殖技术体系;3、建全产业链病害防控新体系;4、促进加工流通技术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安全;5、多举措助力消费。


展望未来,杨弘认为鳜鱼产业将会朝着更加智能化与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一是生物技术驱动良种培育: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技术加速新品种研发,如高抗病、易驯食和饲料利用率高品种的推广,显著提升养殖效益;二是智能化与生态化养殖: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被应用于水质监控和精准管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态立体养殖等模式减少污染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是全产业链协同与区域协作:跨区域产业链整合——广东与安徽形成“广东供苗种+安徽加工”的协作模式;平台化资源整合——链接科研机构、企业与政府,促进技术共享、订单合作与金融支持;四是品牌化与市场多元化拓展:高端产品与品牌建设;销售渠道革新: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推动线上销售占比提升,满足一线城市及北方地区对鲜活产品的需求,同时加工端开发预制菜等多样化产品以扩大消费场景。


d3281bad67cbc0a1ea416e9e65173ea6.jpg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鳜鱼研究中心主任 梁旭方


梁旭方:鳜鱼苗种生产的科学化与标准化


梁旭方指出,品种选育与饲料优化是制约鳜鱼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鳜鱼养殖生产存在饲料覆盖度低、养殖效果较差及营养代谢障碍等问题。不少料企为降低饲料成本,过量使用植物蛋白、植物油,膨化饲料淀粉含量过高。且市面上鳜鱼苗种良莠不齐,品质和数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梁旭方在报告中通过实验数据,详细讲解了鳜鱼仔鱼对营养的需求。


他表示,通过卤虫和饲料开口以及早期驯食技术,将完全摆脱对活饵料鱼的依赖,极大地扩展鳜鱼养殖区域范围,不仅减少饵料鱼成本并降低养殖难度,还将有效控制病原通过活饵料鱼的传播途径,提高经济效益50%以上。


同时,还可以实现鳜鱼的周年繁育。鳜鱼苗种工厂化培育的成功率可达90~95%,比传统方式提高了苗种成活率30%以上。

梁旭方认为,应充分发挥鳜鱼协会的组织作用,大力推广“饲料鳜”的优良新品种,加快建立鳜鱼亲本培育和繁殖、苗种培育和饲料养殖技术标准,通过对“活饵鳜”传统养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鳜鱼产业新质生产力。


90b565e8b0f1a9a626fe41d3027494d9.jpg

北京中农金旺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田林


田林:国家农业战略和未来设施农业创新与发展


田林在报告中从浅谈国家农业战略、什么是设施农业、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创新战略模式构想4个方面展开论述。


他指出,未来农业将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工厂化、控制智能化、作业机械化、学科融合化等方向发展。通过多学科技术的融合发展,尽快实现中国设施农业与设施渔业单位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可控。


田林在报告中重点讲解了创新战略模式构想,用现代设施农业和设施渔业新业态新技术综合平台,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双碳”战略、区域产业优势3个抓手,智慧数字技术、装备技术、能源解决方案三项技术支撑,落位十大重点产业集群。


他认为,高效设施农业是解决土地矛盾、保障产量和品质的根本手段。通过高效设施农业,打造出以高效设施为载体的种养产业化基地;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设施装备产业园;以产业延伸为路径的冷链物流贸易港;以近郊休闲游为主题的都市农业田园。


3edab59bc0f62502906ae01af8a4317d.jpg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中国渔业协会鳜鱼产业分会会长 刘立维


刘立维:2025年鳜鱼产业发展思考及鳜鱼产业分会发展规划


报告中,刘立维从鳜鱼营养需求与代谢、2025年鳜鱼产业思考,以及鳜鱼产业分会发展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活饵料鱼养殖制约了鳜鱼的产业发展。1、从成本考量,养殖1斤鳜鱼需要4-5斤饵料鱼,其购买成本高,增加养殖用地;2、饵料鱼季节性明显,难以持续稳定地供应;3、投喂饵料鱼增加了养殖工作量,且在捕捞运输途中易受伤染病,增加传播鳜鱼患病风险。他指出,选育易驯食鳜鱼新品种(系),优化饲料配制,实现鳜鱼人工饲料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是推动鳜鱼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2025年,随着鳜鱼养殖量的增长,养殖户对优质的苗种、合适的饲料、动保产品提出来更高的需求。刘立维在报告中提出对鳜鱼产业发展4点思考,一是每个“鳜人”做良心人,使鳜鱼产业健康发展更长久;二是产业需要更加规范有序,通过标准来规范;三是长时间内活饵料鱼养殖和饲料养殖并存,不同养殖模式养殖户尽可能多地赚到钱;四是品质控制好未来做出口贸易。


刘立维表示,中国渔业协会鳜鱼分会成立后,将持续关注鳜鱼高品质健康养殖(减抗到无抗);助力鳜鱼全产业链有效协作,做好各环节调研给出合理有效地引导,产品采取白名单制;有效吸纳会员,建议采取动态管理或末位淘汰,让会员确确实实有收获;不同区域采取一定差异化发展,充分利用地方优势。


54486dc49075cd452d0ccc3fdfb918f2.jpg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李宁求


李宁求:基于全产业链视角的鳜鱼病毒病防控策略与路径


李宁求在报告中,从鳜鱼产业链概况、鳜鱼病害及防控现状、鳜鱼疫病防控策略于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目前饲料鳜面临着优质苗种短缺、病害损失严重、饲料配方不完善、产品附加值低等痛点问题。他指出,病毒病是鳜养殖业最大的威胁,对主养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累计调查病例3500余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弹状病毒等占比较高。


针对鳜鱼疫病的防控策略,李宁求表示,要在做好良种疫病净化工程、无病毒苗种繁育工程、无规定疫病场创建工程、疫病区域化控制示范工程4个工程。并建立了多场景病原监测技术、无病毒苗种培育技术体系,把好婚检、孕检、产检关,阻断垂直传播,做好生物/非生物病毒灭活,阻断水平传播。


258c8f0f938b664d41cf10be1839a4ee.jpg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张立强


张立强:鳜鱼养殖过程安全保障要素


张立强针对鳜鱼养殖过程安全保障的几大要素进行了阐述。


他指出苗种质量不稳定是目前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部分种苗企业在种质资源管理、病害防控等环节存在明显短板,其苗种易出现抗逆性差、畸形率高以及带菌、带毒率高、生长性状不稳定等突出问题,为后续养殖环节埋下重大生产安全隐患,因此选择种源可靠、生长性状稳定、免疫或SPF苗种至关重要。根据目前的病害情况,市场对“华康1号”、“华康2号”、“武农1号”、“广清1号”等国审新品种或抗病力苗种的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


他提到,尽管我国出台两项保障措施从源头保障苗种安全:苗种产地检疫和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建设。但是在一线的调研中,湖北省养殖户普遍没有要求广东苗种场出示检疫证的习惯。未来养殖户应该提高这方面的意识。


另外,作为苗种场,应严格遵循《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评估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94号)要求,建立统一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在评估期内未发生规定疫病,并持续完善设施设备、疫病监测、生产记录等核心环节,从源头防控疫病传播风险,保障优质苗种有效供应,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水产种业振兴。


f3d10b401d215e1a3b2da5cd930a5514.jpg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 刘鹰


刘鹰:鳜鱼工厂化养殖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病原快检技术研发及应用


会上,刘鹰从鳜鱼产业现状与问题、鳜鱼工厂化系统设计、病原的快检技术研发、发展趋势与战略建议4个方面展开论述。


目前鳜鱼产业存在着苗种质量亟待提高、产业受制于饵料鱼供给、病害监测与预警体系尚未建立、质量安全还需加强管理等问题。其中在病害问题上,急需水产病原快检技术的迭代升级。


他指出,鳜鱼病原诊断需求:1、快速适时响应:要求快速检测,短时获取检测结果;2、预防为主:发病早期精准诊断需要较高的检测灵敏度;3、持续环境监测:检测病原种类多,多联检更适合。


鳜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产业有着系统稳定可靠经济适用,养殖过程高效精准,产品优质健康的优点。


刘鹰建议,遵循工程设计 “ARE”三原则,创制工厂化养殖新装备,突破节能降耗技术,建立精准养殖工艺。


前排嘉宾

e2d75835b7b45f36968839804fb4104a.jpg

60be81fafa1e0f794d19e076042d929f.jpg

4169c25188bd86eb5eac735aeeadaab9.jpg

02cf22f91d08aa865bf7cf5d0e7bc23f.jpg

be70bfa3a5001984552d55c834da77ba.jpg

5e8a50d0816355c0c1088280ac54b243.jpg

签到


8f6a8a72dc8f7c8dfdf00a36121f2d06.jpg

282989e3e8e912e2bd2c4b1896a6836e.jpg

ac5c951f6d935bcf161f14e070f54722.jpg

30c9f59469a7498cc99933623ee74810.jpg

dcc06563b2894ac1404ee0e83fc0f09d.jpg

6574196254fe2ab7d1980c52729dcc78.jpg

39ee37e97b0e3ff4f58ecb34a8b33f66.jpg

d11939b75e6d08692890632d8d85973f.jpg

花絮

259abadd87e069fe53680fccd4630482.jpg

ad345e522fd5622e2f594c5c0b8e9de2.jpg

d7f568d0c486ad6f254b46f54ff02c9d.jpg

067507cec2cb7a7fae685e1ff2b57411.jpg

3374c48a6c52e6f8b59b3642b6579558.jpg

9d6407647965d83658a26036f2462bd6.jpg


Copyright © 腾氏水产商务网 粤ICP备2022082872号
网站声明:站内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粤公网安备 440801020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