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时间:2025-04-21 10:13:17 查看:
“虾价涨跌如过山车,病害频发难控制,养殖模式到底怎么选?”这大概是当下养虾人最纠结的难题。
尽管当前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面积缺虾情况,促使虾价阶段性回升,但受饲料成本高企、病害防治投入增加等因素制约,养殖户的实际利润空间仍被严重压缩。接下来的养殖季应该怎么养,成为业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此前,在腾氏水产商务网的报道中,司前镇一带近2000亩虾塘中至少有7成都采用了旺渔健康养殖模式,通过病害精准防控、设备科学配置和管理流程化,提升成功率与产量,将亩产从过去的1000余斤逐步提升至2000斤以上、3000斤以上,甚至4000斤以上。
不少养殖户对这一模式也产生极大的兴趣,因此,我们专访了广东旺渔副总经理韦林生,深入了解“旺渔健康养殖模式”的思路和方式。
广东旺渔副总经理 韦林生
韦林生介绍:“这几年对虾养殖面临的病害很多,目前影响最大的就是孢子虫和弧菌病,而‘旺渔健康养殖模式’的核心则是针对这两种病害进行系统性预防。特别是弧菌病,近年来已经成为养殖户最棘手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弧菌的主流预防方式有三种:
一是定期消杀,但消杀药物毒性消退快,若未及时补菌,弧菌将借环境优势迅速反弹。高频消杀虽能短暂抑菌,但药效短、补菌空窗期长,且成本攀升,虾体抗药性及环境压力激增,实际难以持续;
二是通过大量补充有益菌来抑菌抑菌,消杀后补菌需精准卡位药效窗口期,过早补菌,药物残留灭杀有益菌;过迟补菌,弧菌已爆发繁殖,均导致防控失效;
三是先消杀再用有益菌,但有益菌抑弧菌易受天气与补菌稳定性制约,恶劣天气(如暴雨)易引发补菌操作困难或菌量不足,弧菌借机爆发。天气剧变时菌群动态难监测,难以预判防控效果,实际执行风险显著。
韦林生表示,这三种思路虽然各有优势,但实践中每种方式都有大量养殖户效果不佳,而旺渔提出的健康养殖模式,其核心又恰好是通过持续投放大量有益菌来压制弧菌,所以重点是要解决有益菌数量充足且稳定的问题。
市面上很多养殖户投放的菌种类繁杂,但总体分为三种:上层菌、中层菌、底层菌。上层菌主要是好氧菌,中层菌是兼性厌氧菌,底层菌是厌氧菌。之所以有许多养殖户通过有益菌压制弧菌的思路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他们投放上层菌和中层菌为主,底层菌很少,而且使用的菌种依赖天气条件,天气恶劣或缺乏阳光时无法投放。到了养殖中后期,池底有机物堆积且缺氧,这种环境反而更利于弧菌繁殖,因此必须解决底部问题——即减少底部有机物。
韦林生指出,弧菌防控核心策略有以下几个要点:
1、周期性定时补菌:建立周期性的固定补菌机制,选用耐候性强、环境适应性高的菌种,确保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下仍能稳定繁殖,维持菌相长期动态平衡。
2、重点防控底部弧菌:池底缺氧,有机物多,一向都是弧菌的温床,要定向投放高活性底层厌氧菌,通过菌群竞争与有机物分解双重作用,抑制弧菌定殖爆发。
3、虾体肠道双重防护:虽然控制水体弧菌能降低发病风险,但实际中水体无弧菌时仍可能发病,因为虾肠道脆弱,若肠道受损,少量弧菌也会快速繁殖。因此需定期补充有益菌和使用添加植物精油类产品修复肠道,从而起到抑制肠道弧菌的作用。
4、智能设备辅助增效:引入自动投料机(如中渔360°风送投料机)可以实现:①精准控制投喂量,减少残饵堆积;②均匀投撒含菌饲料,强化菌群扩散;③定时定量投喂,间接提升菌相调控与病害防控效率;④在岸边就能加料,减少频繁进塘的次数,降低病害传播风险。
韦林生介绍,“旺渔健康养殖”的模式设计、产量目标和放养密度都基于硬件条件。他们会在前期评估增氧设备配置——每亩增氧机数量、底增氧功率、水深、是否使用投料机等,综合设计产量。例如:仅有水面增氧机而无底增氧设备的塘,亩产一般设计为1500-2000斤;水面增氧机且有底部增氧设备的可提升到2500-3000斤;若在有水面增氧机且有底部增氧设备的基础上能够配备自动投料机,则能设计到3000-4000斤,甚至更高。
投料机在整个产量提升上起着非常关键的核心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对成功率有明显帮助。与传统人工投喂对比——人工投料时,基本上15分钟就撒完一个塘,虾摄食速度慢,很多饲料需要长时间浸泡在水里,而使用投料机投喂后,饲料一投下去,几分钟内就被虾吃完。长时间的浸泡过程中,虾料会大量吸水并沉底,而底部黑泥中富含硫化氢、甲烷、氨氮、亚盐等毒素,同时存在大量弧菌。虾若摄食这类被毒素和弧菌污染的饲料,肠道极易受损,直接诱发弧菌病。投料机缩短了饲料浸泡时间,直接减少了饲料与底泥中有害物质的接触,很大幅度地降低饲料污染风险,从根源上减少病害发生。
第二,间接提高成功率。如何理解“间接”?例如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使用投料机时无需下船,而人工投喂时工人需划船操作。工人接触发病塘的水后,若继续投喂其他塘,极易将病原体(如弧菌)通过水体或工具传播到其他塘。而岸上投料机无需下船,可大幅降低此类风险,从而间接提升整体成功率。
第三,投料机能降低饲料系数,通常每斤虾的饲料系数可降低0.2-0.3(即减少2-3两饲料消耗)。这一数据对水体和虾体健康影响显著:例如,同样产出1000斤虾,若饲料系数为1.3,需投喂1300斤饲料;而系数1.1则仅需1100斤。多出的200斤/亩饲料会大幅增加水体负担——氨氮易超标,蓝藻、裸甲藻易爆发,弧菌因有机物过剩而增殖,溶氧随之下降,最终导致养殖风险上升。
第四,投料机能够缩短养殖周期、提升生长速度。虾群摄食效率高、消化充分,生长周期可缩短10-20天。
在之前的采访《亩产突破4400斤,成本直降3-4元/斤!土塘养虾这波操作太6了! | 中渔360°风送投料机》、《提前17天上市、产量还能翻一番!司前镇7成养殖户靠这个模式稳赚不赔 | 中渔360°风送投料机②》中,司前镇养殖户龚万强和易琼义、周老板通过采用中渔360°风送投料机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益。
龚万强管理200亩虾塘,使用投料机后料比从1.3降至1.1,冬棚虾养殖周期120天仍保持高效投喂,亩产从过去的1100-1200斤提升至2300斤,出虾规格稳定在25头,饲料成本每斤降低2元,养殖周期缩短15-17天。
易琼义作为养殖新手,去年安装投料机后料比从1.5降至1.2以内,冬棚虾亩产达2000斤,规格24头,成本12-13元/斤。她强调投料机实现定时定量、广域均匀投撒,虾群摄食更充分,生长快且整齐,减少饲料浪费及水质污染,一人可轻松管理五口塘。
周老板则是从刚入行时,亩产还都摸不到2000斤的门槛,虾的规格最多只能养到26-27头左右。通过新模式,将亩产提高到4400斤,在80多天里养出23头的大规格虾。
他们均表示,中渔投料机不仅降低人工强度,更通过精准投喂优化虾群健康与产量,为后续冲击更高亩产提供了技术保障。